首页 > 历史

李白故里与秦安 漂泊的诗魂永远的故里

历史 03-08

  李白故里与秦安:漂泊的诗魂 永远的故里,那么,秦安还有没有成纪李氏的后裔呢?在今天秦安县郭嘉镇槐树川一带,分布着18个人口密集的村庄,其称谓为“又久十八庄”,槐川村南面山坡上有几十亩的李氏祖坟,相邻的朱湾村,还残存明清风格的李氏宗祠(现为朱湾小学)。

  此地李氏祖训,秦安“又久十八庄”的李氏互不通婚。虽然这支李氏的家谱下落不明,但据已故的槐树川老人李炳章整理辑录的李氏家谱,称“又久”由唐代皇帝分封而来,李白也被列入世系表中。槐树川位于郭嘉河上游,这里群山环抱、向阳温暖、相对安宁,自槐川以上的郭嘉河两岸,几乎为李姓村庄占据。古人尚右,以右为尊、为正,李白自述身世中也称“世为右族”,“又久”李氏可能正是陇西成纪李氏中的一支。

  秦安历史上建置复杂,但郭嘉河流域历史上基本长期属于成纪县所辖。据正史及地志资料记载,无论是汉代成纪、北周成纪、隋唐成纪,都不出显亲河及其支流郭嘉河流域。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成纪县,汉置,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三十里。”

  《旧唐书》记载:“成纪,汉县,旧治小坑川。开元二十二年,(秦州)移治敬亲川,成纪亦徙新城。”

  《括地志》记载:“成纪,汉县,在秦州成纪县北二里。”

  1979年出版的《辞海》释曰:“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今显亲河流域的阳兀川随处可见汉代灰陶,间有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崖面上亦有汉墓遗迹,该流域的古城遗址至少有三座。明《秦安志》中也记载,阳兀川何氏地掘得一字砖,上有“成纪”字,可以和大量的史料相佐证。据调查,槐川村李氏世代相传,其先祖由寺嘴坪(位于唐成纪县治附近)迁来。

  我们可以推想,正当成纪李氏繁盛之时,根基可能遍布整个显亲河流域。后来,由于吐蕃入侵、占据等原因,大量李氏先祖逃亡迁徙,但仍有一部分即陇西成纪李氏房的右久房,退到较为偏僻的郭嘉河上游,留守下来,看守坟园,守望宗祠。随着岁月的流逝,沧海桑田,所有的记忆都渐渐模糊了,只留下一个标识性的名字“又久”。

  谁会把曾经盛极一时的陇右世家,与世代务农、穷乡僻壤的李氏相提并论呢?可历史是事实,往往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况且,秦安自古以“羲里娲乡”著称,“自庖羲氏开辟,已为成纪地”(明《秦安志》),从伏羲、女娲开始,名人辈出,所以明代状元、方志家康海在《秦安志》序言中赞叹:“故圣贤君子之生,山川之名随之为穹窿。秦安居陇西万山之中,而贤人君子之生,代不绝人,非其清淑之气承运播灵,安能若此哉?”

  秦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成纪李氏文化的根脉所在。成纪李氏这个文化符号往往和英雄、功业、荣誉结合在一起而值得炫耀,对于出走、流放多年甚至数辈的李白一族来说,成纪故里永远是他们的精神归宿。

  秦安李氏宗祠 圜底宽带纹彩陶钵上的一抹红

  武山县博物馆馆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圜底宽带纹彩陶钵出土于武山县洛门镇观儿下遗址,国家一级文物。这件圜底宽带纹彩陶钵被观儿村一农妇在地里挖出后,放在家里用作装针线活的笸箩。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武山县文博工作者发现后,用3个新买的柳编笸箩换回,藏于县博物馆。

  仰韶文化圜底宽带纹彩陶钵口径36.7cm,高17.3cm,重1970g,敞口、弧壁、圜底,采用手制泥条盘筑,器表用较细不含沙的泥料通体敷成,器表细滑,外壁口沿处施一圈红色宽带纹,是一件古代先民的炊食用具。红色宽带纹作为中国彩陶上最早的花样纹饰,犹如曙光的一抹朝霞。彩陶上这简单的一抹红,在当时也堪称“硬科技”——彩陶的精髓其实是对铁元素的掌控,因为陶胎与烧制前于胎体上绘制的矿物质颜料,它们的红色或黑色本质上都出自不同价态的铁的氧化物,成品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纯净与对陶窑内氧化还原氛围(供氧量)的把握。有统计显示,现存彩陶在同时期陶器中所占比例仅为4—8%,说它们是当时先民孜孜以求的顶尖科技,如现在的5G手机一般,应该并不为过。

  除此之外,陶工们需要在修整好的陶坯上预留出宽带纹的位置,或是在施好绳纹的陶器表面抹出一圈光面。施彩时要保证宽彩带的粗细均匀,入窑烧陶时要考虑彩陶的摆放位置、摆放间距、烧制温度等多种因素,唯有这样才能烧出较为完美的彩陶。此外,彩陶宽带纹总和一些彩绘符号共同出现。包括十字形、箭头形、“M”形字母、弧线、点及一些不规则的符号,它们被按照一定的布局勾勒在陶器的内外表面上。这平实简单的构图,却显示了中国彩陶的萌芽和最初的风采,并深深影响了此后兴起的仰韶文化,逐渐将中华彩陶艺术推向顶峰。

  武博藏国家一级文物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圜底宽带纹彩陶钵

  彩陶片纹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本站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天水在线-让世界了解甘肃天水

天水在线-今日天水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