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水

传承伏羲始祖文化 擦亮伏羲文化品牌

天水 06-22

  传承伏羲始祖文化 擦亮伏羲文化品牌,伏羲太极图是指根据伏羲八卦画成的标准阴阳鱼太极图。

  中华文化的基本结构是“一源三流,两支五经”,其中“一源”是指易经,“三流”是指儒释道三大流派。“两支”指当代社会最完整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大落地学科国医和国艺。“五经”指中华经典《易经》,儒家经典《论语》,道家经典《道德经》,佛家经典《六祖坛经》,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在伏羲太极图上各家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儒家在白鱼部分,道家在黑鱼部分,佛家在外面的圈,而中医则是阴阳鱼中间的S曲线。当然,三家都在中间黑鱼中的白点和白鱼中的黑点。这两个点其实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伏羲太极图“太极元气,含三为一”(魏孟康《三统历》注),就伏羲太极图而言,“三”指阴阳鱼结构,即白鱼、黑鱼和白黑的分界线;“一”指太极图大圆圈,无论是白、黑还是分界线都包含在同一圆圈之内。太极图中的两个点,其实反映了中华文化“刚柔中和”的核心价值观,“中正和合”也正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儒家讲“中庸”“仁和”,道家讲“中气”“柔和”,佛家讲“中观”“圆和”,医家讲“调中致和”。“中和”——中正和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公正、和谐”完全吻合,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和源头。伏羲太极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也是中华民族“多源一体”的民族结构和“一元多样”的基本精神的大美标识。

  情本易学——《周易》的“情感儒学”诠释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黄玉顺

  众所周知,宋明理学兴起以来,儒家哲学派别中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等。蒙先生的哲学思想则是独树一帜的情本论。而且,这种情本论不同于李泽厚的“情本论”,本质上是真正儒家的“仁本论”。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本论,蒙先生对《周易》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诠释。情感儒学在易学上的这种体现,可称之为“情本易学”,即以“情感”观念一以贯之地落实于对《周易》的诠释之中。这种“情本易学”并不只是对《周易》中涉及情感的内容进行诠释,而是以情感作为根本观念来诠释整部《周易》。由此出发,情感儒学展开了“情本易学”的心灵主体论、境界超越论和自然生态论。“情本易学”的心灵主体论建基于“人是情感的存在”命题,揭示作为心灵主体的人的情感主体性在《周易》中的体现。“情本易学”的境界超越论揭示《周易》所蕴含的境界超越观念,即人的存在的心灵境界特征,以及这种境界是如何通过情感主体的自我超越而实现的。“情本易学”的自然生态论揭示《周易》自然观念的“大生命”本质,穷究“天人之际”的生态关系,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情感境界。

  伏羲文化研究和利用的模糊与精准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本法

  采用模糊揣测的方法研究伏羲文化,是我在天水首届伏羲文化研讨会上提出的。其原话是:“在只有山河丘泽之别而无具体地名之说的神话时代。把伏羲故里判定为某一县城或乡镇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因为,伏羲出生成纪是后人根据前人有关伏羲的神话传说记载下来的,而有关伏羲的神话传说本身就不是很明确的。所以,明确地判断本来就不很明确的地方,很难判断得准。对伏羲故里,由于没有明确的根据予以确定,因此模糊地揣测比明确地判断也许更易接近真理。”

  伏羲是神话传说人物。由于缺乏靠得住的文献记载和考古依据,后人只能通过口耳相传了解伏羲,不可能对其人其事搞清楚、弄明白。因此,对伏羲文化的研究要模糊,即只可模糊地揣测,不能明确地判断。如果硬要搞清楚、弄明白原本就模糊的问题,那就只能是缘木求鱼,很不明智。而模糊地揣测原本就是模糊的问题,其结论也许更接近真实、更具有价值。伏羲文化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因此对伏羲文化的利用要精准,即根据比较靠谱的伏羲文化科研成果,精准地利用伏羲文化,使伏羲文化的开发利用有据有序。

  伏羲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实质就在于它具有奇特魅力,可以吸引游人,能为当地带来效益。在天水创建伏羲苑,既可丰富天水的文化旅游资源,又能以伏羲文化为议题召开系列研讨会,使天水鲜明的旅游形象得以确立,这对于天水旅游、甘肃旅游乃至华夏旅游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论伏羲多故里的根源

  天水市周易学会会长 安志宏

  为什么我们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多故里?这是我们这个慕古民族近年来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拿人人皆知的伏羲、女娲、炎帝和黄帝这些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来说,伏羲氏活动的地方全国至少有四处:甘肃天水、河南淮阳、山东曲阜、河北新乐等。女娲故里在全国至少有六处:甘肃天水,山西万荣、平利,河北涉县、赵县,山东邹县等。炎帝故里在全国至少有五处:甘肃天水神农山、陕西宝鸡、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湖南株洲等。黄帝故里有五处:甘肃天水、陕西宝鸡、陕西黄陵、河南新郑、山东曲阜,如果算上建庙的地方,全国伏羲庙仅大陆就有二三十处,炎帝、黄帝庙各十余处。面对如此多的先民故里,怎么解释这一历史现象呢?他们的故里到底在哪里呢?通过多年探索,我认为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是上古时代先民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袭号”的社会风俗、无文字记载以及“口传史”的传统习惯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多代说”“袭号制”“迁徙”“名随族迁”和“口传史”是解开这一历史现象的钥匙。

  从有关伏羲氏、炎帝和黄帝的相关历史记载资料,以及综合民俗学与口传史料等来看:我国上古时代三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中国上古史上分别延续了十五代、十七代和十八代,而无一例外都是袭太皞“伏羲”、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的号的。尽管后世有的史书对三位先哲称呼、记载在不同时期的书写不尽相同,但并未影响后人对他们的认同。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国上古时代存在过漫长的“袭号”时代,“袭号”是形成我国“多个伏羲”“多个炎帝”和“多个黄帝”的历史根源。再比如迁徙、“宗庙随族迁”等,是伏羲、炎帝和黄帝多故里的根本原因。以史书记载、考古发掘材料、历史遗址和口传史等综合说明,伏羲、炎帝和黄帝最初(第一二代)生活于甘肃天水、陕西一带黄土高原。众多历史现象说明,崇祖、迁徙和后来“庙随族迁”的风俗,才造成了上古部落首领多故里。

  搞清我们祖先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正本清源,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华夏民族同根、同祖和同源历史的认同,有利于民族大团结。

  渭河上游彩陶中的伏羲女娲图像及其内在含义

  天水师范学院教授 霍志军

  伏羲女娲图像是渭河上游彩陶纹饰、造型的重要母题之一,渭河上游地区彩陶,在大地湾、西山坪、马家窑、冯家坪遗址中均有出土,包括独立女娲形象造型、龙纹图腾、合体的伏羲女娲图像等,出土数量较多、造型独特。虽然年代不同,但龙图像、女娲图像、伏羲女娲图像的造型样式却是一脉相承的,嬗变痕迹明显可见。这些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像体现了相同的外在形式与精神内涵,说明渭河流域是伏羲、女娲神话传说的发源地之一,从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伏羲女娲原始信仰之传播过程。作为中国文学最初的原型或者母题,伏羲、女娲神话广泛渗透到先秦文学发展的结构中,书写了中国文学的第一页。

  溯源于甘肃地区的伏羲女娲信仰在后世不断传播,逐渐形成博大精深的伏羲女娲信仰,这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体现,如河北新乐、河南新密、陕西汉中、云南彝族地区等均有伏羲、女娲之传说。学界对伏羲女娲信仰向中原地区的传播研究较多,对于其向西域地区的传播则关注较少。如甘肃省高台县汉晋墓葬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伏羲女娲信仰向西传播的重要证据之一。

  作为中国文学最初的原型或者母题,伏羲、女娲神话广泛渗透到先秦文学发展的结构中,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不少诗人都是从中受到启发,来展开他们的文学活动。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上古神话所包含的中华先民独特的思考世界的模式和人格精神。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的伏羲、女娲神话传说是华夏文明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体,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是凝聚中华民族、孕育民族精神、塑造国民性格、开发民族智慧、推进民族复兴的元素和动力,具有永不枯竭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规范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挖掘伏羲文化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6月21日,我市以聚焦“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主旨,举办了围绕“易学研究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主题的2022年伏羲文化论坛,以及伏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

  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天水作为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十分重视伏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多年来的公祭伏羲大典,以及全国性的伏羲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伏羲文化研究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摘编此次论坛及研讨会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伏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发言摘登

  在新时代激活伏羲文化蕴藏的伟大民族精神基因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 李勇刚

  要实现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愿景,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激活伏羲文化所蕴藏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则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伏羲文化所体现的伟大团结精神的基因,就政治秩序而言,“团结”意味着分工之中的合作,这种精神基因在伏羲文化中已有显现。考古学的发现对此也有佐证。在时间与空间都与伏羲文化重叠的大地湾文化中,发现了F901宫殿式大屋遗址。这不仅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的发展程度,也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政治事务,才需要专门的会议场所。

  伏羲部族在“大蛇”图腾的基础上,各个部族的图腾都可以加入进来,最终生成一个可以上天入地、出神入化的新的图腾——龙。在这个全新的精神符号中,每个部族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到后世,华夏大地上的各个部族或族群按照类似的逻辑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可大可久。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这正是伏羲所奠基的伟大团结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各种考古探索、文献研究、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等去研究伏羲文化的历史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但远非是研究伏羲文化的终点。如何激活伏羲文化中的各种有益成分,比如其中蕴藏的伟大民族精神,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文化支撑,甚至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启迪,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伏羲文化的再认识

  甘肃省文联主席 王登渤

  诞生于甘肃的人文初祖伏羲,其肇启文明、一画开天之功,大大提升了中华文明的长度,故有“华夏文明八千年”的说法。所谓“一画开天”就其实质,即伏羲在质朴、简易,无框框条条局限的原始思维状态下不断探索,在凡人俗事背后找到了一个思维的制高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层次考察,从而感悟到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最基本规律,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阴”和“阳”两个最基本的元素。

  伏羲文化是伏羲时代产生的龙文化、玉文化、观天文化、姓氏文化、渔猎文化、太极八卦文化,是原始文字与数字文化的总称。伏羲文化中蕴含的“道”“阴阳”“易”等观念成为东方哲学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太昊伏羲皇首创的龙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纽带,成为民族传统、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文化的源头时间长度固然很重要,但法则、规则、传统的创造和确立,以及这些法则、规则、传统被后世所遵循和沿用,则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伏羲历史文化为后世提供了遵循,许多元素沿用至今,可谓贡献巨大。

  时间长河中的伏羲——象征符号与人文始祖

  宁夏大学民族学教授 孙振玉

  历史上的伏羲,在今人眼中,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都只是不讲话的符号。然而,这个符号却是真实的。“伏羲”这个名称概念,就肯定了“伏羲存在”这个观点,而无论这个存在曾是实有的,还是完全虚构的,伏羲的存在,人们如今仍可以在字里行间中、在各种物质材料中与其会面。

  从“话语—观念”角度而言,“伏羲”这个话语片段也就在此观念中见证了自己的力量;伏羲这个原来复杂的“神—人”综合体,也顺势蜕化为人的纯粹体,而不见了蛇或龙的下半身,于此,天水伏羲庙中的伏羲泥塑像便为见证。

  然而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人文始祖”等话语或许只是当代的成就。不过,这却是一个颇有先见之明、颇具含义的成就。有关伏羲的话语事件史,从所含之义看,几乎涵盖了华夏文明的全过程,即使见之于文字,也长达两千多年,同样堪称是一部漫长的选择和创造的历史。

  伏羲如今仍然存活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之中。历史上,正是以象征意义的综合为基础和根据,伏羲而今确已成为华夏文明的缔造者,成为华夏儿女的人文始祖。

  麦积山北魏石窟伏羲女娲浮雕与民族团结之历史意义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徐日辉

  天水位于中国的几何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绵长,被誉为“羲里娲乡”。多年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水麦积山石窟北魏时期开凿的第69龛和169龛之间外壁上的浮雕,为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再次核实,为伏羲、女娲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天水是伏羲的初兴之地,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依据大地湾出土的陶埙以及周边地区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传承,可初步认为天水女娲崇拜的年代大体与伏羲相当。

  天水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的团结融合是本地区发展的重要特征,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就是最好的见证。

  天水麦积山石窟北魏伏羲、女娲交尾薄塑图意义之所以重大,原因就在于天水本就是女娲的故里,并且有着考古学的支撑。作为传承有序的民俗,大地湾及陇城镇女娲故里至今还流传着“抟土造人”和“哇呜”的故事。“哇呜”学名称之为“埙”,是女娲“抟土造人”时召唤小娃娃的器物,由于吹出呜哩哇啦的声音,所以后人称之为“哇呜”。考古发现在距今8000年前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就有陶埙,成为实物佐证,并且以“哇呜”作为载体,万年以来延绵至今,仍在生产和吹奏。

  作为可视的实物,天水麦积山北魏时期石窟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天水伏羲、女娲文化中实物展呈的不足,提升了研究的空间和范围,对于建设天水文化品牌,发展“羲里娲乡”文旅经济,有着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陇东南始祖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雄刚

  陇东南指的是甘肃省的东南部,大致包括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和定西五个地市。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华夏始祖文明,为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寻根文化资源。这其中天水的伏羲庙、女娲祠、轩辕谷,以及平凉市的西王母民俗文化等,为陇东南寻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始祖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历史演进中,经过长时间积淀留存下来的文化精品,是具有民族绵延性的优秀文化成果。事实上,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人文始祖昭示着特定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征,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源泉。民族认同不仅有其客观的“根基”性基础,更有着凝聚共享文化的实质性需求。基于此,探讨以始祖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非凡。

  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2022年女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侧记

  用女娲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文化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月18日,2022年女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秦安县举办,来自省内外研究伏羲、女娲文化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探讨女娲文化的当代价值。

  论坛在宣传片《厚土秦安》中拉开帷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子烨首先作了题为《秦安女娲口簧文化发展》的线上主旨演讲。范子烨说,通过田间调查,他在张家川县发现了演奏“口簧”的村民,这种来自远古的乐器现在会制作会演奏的人已经不多,相传“女娲作簧”,这一古老的乐器在天水还有传播演奏,亦是文化的一脉传承。

  吉林华夏文化研究会会长支那在线上展示了古老乐器吹出的“哇呜”声,他表示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乐器就能吹奏出这种声音。他还通过分析象形文字等讲述了女娲与蛇的传说,并认为秦安是女娲文化最富集的区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杨利慧作线上主旨演讲时说,对于秦安她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些年她深入秦安县做田野调查,研究女娲文化,这些工作给自己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很大帮助。

  “秦安是一座有文化记忆的城市,作为娲乡故里的秦安一定要用心讲好女娲故事,不断挖掘女娲文化丰富内涵,通过文旅融合来发展秦安旅游。”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徐日辉作线上主旨演讲时说。

  在当日下午的现场演讲环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顾问郎树德,省文物局副局长、历史学博士陈于柱,天水师范学院教授刘雁翔、王贵禄、霍志军、余粮才分别作了主旨演讲。大家一致认为,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留下女娲氏活动的足迹,各民族对女娲的崇拜和礼赞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不竭源泉,也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强大动力,女娲文化所代表的创造、拼搏、和合、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品质,是维系全球华夏儿女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家园。

  “女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传说中女娲的诞生地和女娲文化的发祥地。我们将持续做好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切实让女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凝聚华夏儿女的情感纽带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秦安县委书记周济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本站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天水在线-让世界了解甘肃天水

天水在线-今日天水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