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伏羲文化70问 龙图腾崇拜是怎么来的?

文学 05-09

  华夏始祖 百王之先

  ——《伏羲文化70问》选登之二

  为什么称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远自170万年前的元谋人,40万年前的北京人,近到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在其生存时代都曾创造过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都曾一度消失了数千年,他们与后来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失去了血缘或文化上直接无间断的传承关系。如果不是考古发掘,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就会永远湮没无闻,所以,我们现在一般没有将上述古人看成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直系远祖。只有伏羲氏部族,与后世历代中华文明保持了基本清晰的血缘和文化上的联系,其所创造的文化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所认同的最古老文化,被无间断地保留并继承下来。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古籍中叙述远古人物事迹时,常将太昊伏羲氏列为古今一切人物之首。古籍中说炎帝是“代伏羲氏治天下”,黄帝是“代神农氏治天下”,唯独伏羲氏“以木德继天而王”。伏羲继承的是天,在他之前更没有王天下者了。所以说,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天水人为什么称伏羲为“人宗爷”?

  “人宗爷”是天水人对伏羲这位老祖先的称呼。这个称呼既通俗,又亲切,又准确。这个称呼是原生态的,是一代又一代天水人口耳相传的习俗。伏羲在许多地方被称为“人祖”,而天水人偏偏称其为“人宗爷”。“祖”和“宗”其实是一回事,都是老祖宗的意思。在天水地域,不论佛、道各个系统的神仙人物,人们都统称为“爷”,伏羲当然就是“人宗爷”了。中国人,即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在内的全部中国人。也就是说,伏羲是中国人的老祖宗。而一个“爷”字,既亲切,又通俗,把伏羲完全作为至亲的人来对待,并没有当神来对待,其中包含着对伏羲至纯至亲的朴素情感。

  何谓伏羲时代?

  在历史时期的界限上,伏羲“以佃以渔”,即伏羲时代是狩猎时代。但这个狩猎时代距今有多少年?其中又经历了多少代?我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还是可以知道大概。

  炎帝“教民艺五谷”,开辟了中国的原始农业时代。炎帝是“代伏羲氏治天下”,可知炎帝之前即是伏羲时代的后期,或者说是结束。那么,从伏羲圣人出现到炎帝“代伏羲氏以治天下”的这么一个漫长的时期,我们便可称为伏羲时代。这个时代究竟有多少年?经历了多少代伏羲?根据《帝王世纪》、《汉书·古今人物表》、《遁甲开山图》、《金镂子》、《三皇本纪》、《通鉴外记》、《路史》等众多的古籍记载,伏羲之后是女娲,女娲之后有十五代,都是伏羲之后,是各个时期相继的代表首领人物。各种古籍记载的伏羲、女娲之后的十五代名目虽小有差异,但基本相同,大体为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这十五代部落酋长,皆袭伏羲名号,也就等于说伏羲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了。比如大庭氏,他的全称应该是“伏羲风大庭氏”,柏皇氏全称应该是“伏羲风柏皇氏”。至于说整个伏羲时代经历了多少年,古籍上虽说“凡一千二百六十年”,但这个数字靠不住,可能比这个时间短,也可能比这个时间长。所谓伏羲时代,就是一代一代的伏羲,他们都称伏羲之号,是一个部族的称号。伏羲时代很漫长,伏羲部落最早生活在天水地域,后来从天水地域向四方迁徙,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生活的足迹。

  龙图腾崇拜是怎么来的?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之一,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所谓图腾,就是人们相信某种动物为“集团之祖先,或与之有血缘关系”。最早的图腾是动物,在动物图腾中,最早的又可能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形貌、生理特征和行为与人较为接近,较容易被人认为是同类。当然也有不是哺乳动物的,则可能是“万物有灵”观念产生之后出现的。

  龙是我国古代各部落、各氏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因此它不会是在很少被崇拜或无人崇拜的图腾的基础上产生,它只能是在许多氏族部落都崇拜的基础上形成。据古籍记载,原始时代,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很多。《山海经》中记有众多的“人面蛇身”或“蛇身人面”之神,伏羲、女娲、共工等许多神也被描绘成“人首蛇身”。据统计,《山海经》中记述的86个半人半兽神中,半兽为猪、牛、羊、犬、鸡的神就有26个,约占30%。根据氏族学资料,这些半人半兽形象,大多是图腾祖先或图腾神形象。这说明在古代有很多氏族部落以蛇或其他哺乳动物为图腾。正因为如此,在蛇图腾基础上演化的龙才会被大多数氏族部落所接受。所以,龙当然是在蛇图腾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但从龙的不同形象来看,龙不是一次定型,而是在吸收了众多动物特征的基础上逐渐成形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伏羲是在以蛇为主的基础上,不断构想,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由简而繁,由不统一到统一,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有角、有足、张着血盆大口、凶猛无比的龙的形象。

  另一方面,龙具备了形象,但要让所有的人都尊奉崇拜,一定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神性才成。在荒蛮的原始时代,古人听到那惊天动地的轰隆隆的雷声,看到天上弯弯曲曲如长蛇形状的闪电,自然而然感到震慑与联想,猛烈、严厉、威力无比的惊雷闪烁幻灭,划破长空的闪电可以行云布雨,催生万物,也可以降下暴雨,滚滚洪水,淹没大地,先民敬之、畏之,把这一切归咎于那“隆隆”之声的惊雷和那如巨蛇般抽动的闪电,因而联想到“隆隆”即“龙”,闪电之形即蛇,即龙,神性就这样产生了。而伏羲也以“雷神之子”自居,龙图腾崇拜就这样产生了。

  为什么说伏羲是龙文化的创始人?

  古籍上记载:“太皞氏龙师而龙名。”伏羲“以龙纪官”。《纲览易知录》载:“太昊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因而命官始以龙纪,号曰龙师。”而古籍上说炎帝是“以火纪,故为火师火名”,黄帝是“以云纪,故为云师云名”,少昊是“凤鸟纪官”。可见伏羲炎、黄部族更早拥有或传播了龙文化。伏羲部族以龙马负图为瑞兆,用龙族图案纹身,以龙形文字记事,以龙为名为号或设职任官,表明了伏羲部族最早创造了龙文化,也最早将龙文化传播到华夏大地。

  龙的特征是统一,彰显出凝聚力的特色。伏羲时代形成了龙图腾崇拜,实现了部族的大融合,伏羲成为天下的“共主”,大大小小的部落都统一到了龙的帜徽之下,各式各样的氏族都称龙。我们即使难以证实就是太昊伏羲氏创造了龙文化,但完全可以有根据地指出:伏羲氏确是迄今所知最早拥有并传播龙文化的部族。

  中华民族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中国是龙的国家,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龙的崇拜源远流长的历史铸就了龙氏族,即中华民族的个性。中华民族的个性就是天人合一、大一统、多元性、融合性、团结性。这种个性历史悠久,历数千年而不断。千古以来,众多的兄弟民族生活在广袤的华夏大地,尽管历史上发生了无数的狂风暴雨,但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动荡中始终保持了和谐的大统一。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是一种什么因素?很简单,因为都是龙的子孙,是同根共祖的血缘因素。而龙的鼻祖,我们共同的祖先则是伏羲,一条龙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伏羲是龙崇拜的源头,在伏羲之后,历朝历代,莫不尊奉伏羲、追随伏羲,对龙顶礼膜拜。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娇氏女,少典氏之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黄帝轩辕氏“黄龙体”。炎黄二帝皆是龙的化身,而后来的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大禹等远古帝王,全都是龙的崇拜。商代、周代的“天子”都是黄帝轩辕氏的龙裔。秦始皇自称“祖龙”,自然是龙裔。汉代以后的历代帝王,都自称为“真龙天子”,以龙自居,继承了龙的信仰。这不仅反映了中国龙氏族的特点与个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国古代龙崇拜的历史性、长期性、统一性、连绵性,龙的崇拜一脉相承,几千年香火不断,反映了中国龙氏族祖传孙继的“天人合一”的原始宗教信仰。中华儿女自谓“龙的子孙”、“龙的传人”,龙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与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不只是正统主流文化中充满对龙的崇拜,龙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在民间民俗文化中,对龙的崇拜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如春节时的舞龙,“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禁忌,对龙神的广泛崇祀,对最能显示“金龙体”、“黄龙体”的红、黄二色的特殊喜爱等等,都深深地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之中。所以说,中华民族人人皆是龙的传人。

  伏羲氏有哪些发明创造?

  伏羲氏功盖百王、德配天地,今人依据史书记载,将其发明创造归纳为15个方面的功德。一是象天法地以创画八卦;二是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三是正姓氏以别血缘;四是制嫁娶以定婚姻;五是以龙纪官分理海内;六是结网罟以兴渔猎;七是养牺牲以充疱厨;八是钻木取火而教民熟食;九是尝百药以制九针;十是作甲历以定四时;十一是制琴瑟而作乐曲;十二是建屋庐而教民定居;十三是治田畴以繁滋草木;十四是造干戈以饰武功;十五是立占筮之法。

  为什么说伏羲是万姓之源?

  《帝王世纪》载:“庖牺氏,风姓也……女娲氏,亦风姓也。”《竹书纪年》载: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路史》又云:“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万民之俪,俪皮荐之以严其礼,示合姓之难,拼人情之不渎。法乾坤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清张澍《姓氏寻源》引用《左传》云:“任、宿、颂句、颛臾四国皆风姓,实司太皞之祀。”据传,姓的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使得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名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正是太昊伏羲自姓为风,风从虫,虫者已、蛇,蛇而龙,故天下随皆有姓。有以动物为姓者,如牛、马、猪、羊等;有以植物为姓者,如花、草、叶、柳、杨、桐、桑等;有以物为姓者,如石、海、川、水、湖、河、江等;有以方位为姓者,如东、南、西、北等。所以太昊伏羲氏始“正姓氏”,成为中华民族的万姓之源。而《说文》又云:“姓者女生也。正姓氏以别血缘。”在此基础上,太昊伏羲氏始制嫁娶之礼。从此,我国各族由原始杂交演变为血缘家族的班辈婚,这是人类较群婚更为合理的婚姻制度,它限制了父母辈与子女辈的杂交,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大进步。

  为什么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创世英雄?

  伏羲文化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是人类文明诞生的物质基础。创造,是远古时期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发展进化的重要表现。伏羲之所以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伟大的创造发明和早于炎帝、黄帝所产生的炎黄文化数千年,同时这一行为的本身也就构成了伏羲文化的内涵之一。

  一个民族的强盛与衰亡,与本民族的发展速度有关。发展的程度意味着文明的程度,表现为创造的速度。只有不断地创造,才能前进,才会发展壮大而生生不息,永远延续。专家们认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自然环境的差异,例如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矿产、水力、森林等自然资源等等,对各民族的生产和交往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有可能造成文化上的差异。”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匮乏,生命根本没有保障,先民们很少有人能活到老年。《帝王世纪》说伏羲在位110年,客观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向往长寿的愿望,所以借机增大圣人的年岁,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时,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发明创造,都是拯救人类的巨大贡献。以伏羲为代表的先民们“正是在这种生存的压力之下,逐渐创造并积累起来的”。例如骨针的发明,可以使人穿上兽皮衣着,免去寒冻曝晒;陶器瓶、罐、钵的发明,可以使人们把粮食的种子保存起来,以备来年播种,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将所剩的食物贮藏起来,以备解食物短缺之急;砍砸器、投掷器的发明则可有效地抵御野兽的入侵,保卫自身安全;而农作物的耕植和坐北朝南建筑的房屋等,则有利于先民们的生活稳定与身体康健。特别是火的发明和火种的保存,为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保障。

  我国古代史籍中所记载的伏羲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中华先民们的生活,加快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伏羲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地发明和创造,代表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水平,正是这种奋发向上、勇于革新的创造力,才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受到了子孙万代的敬仰和崇拜。伏羲文化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特征与内容,客观地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什么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偶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又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形象代表。在中华民族流传的人文始祖中,燧人氏发明了火,有巢氏发明了居,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和医药。唯独伏羲,他一个人几乎集中了上古时期所有的发明。归纳文献记载,伏羲的发明至少有十二项:

  第一,造网罟,发展渔、牧业。有记载说网罟是伏羲看见蜘蛛结网捕食而发明的。以网捕鱼,发展渔业;以网捕兽,加以饲养驯化,发展畜牧业,所以《尸子》称:“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发展渔猎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丰富日常生活,作为伏羲时代的经济特点,这在秦安大地湾及天水师赵村、西山坪遗址中已经得到证明。

  第二,开田地,发展农业。《系辞》称伏羲“以佃以渔”。是说远古的先民们生活在从采集自然物品向有意识的人工种植过渡的时代,伏羲的发明正是这个时代的反映。在距今8200年前的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发现人工种植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是我国最早的旱作粮食品种和油料作物之一。“黍”又称糜子,属禾本科,是我国传统的旱作农业植物,在大地湾一带以及相当广泛的区域至今仍在种植食用。而油料植物的出土,比西安半坡出土的油菜籽要早好几百年,再次证明远在伏羲时代我国已开始种植旱作植物。伏羲教民以田,就是农业文明的开始。在中国古代的陇右有四条文化河谷,其中以伏羲所在地的清水河谷(古略阳川水)最为重要,是我国古代农业文化的起源地和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先民们开始由徙居转入定居阶段。大地湾F901原始宫殿的发现,展示出当时的生产水平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座距今5000多年的超大建筑,外部宏伟壮观,内部结构复杂严谨,布局对称合理,采光自然,开创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先河。其发掘表明,用泥糊木柱也开创了世界防火技术的先河。

  第三,发明生产生活工具。《新论》称:“伏羲之制杵舂,万民以济。”杵舂即石杵臼,具有脱粒、去壳和碎粒的功能,在生产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陈文华先生指出:直到“商周时期,石杵臼仍然是主要的加工农具”。杵臼作为古老的加工农具,直到今天在一些偏远山区还在继续使用。伏羲发明杵舂和研磨器用以加工食物,是人类生产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大地湾、师赵村和西山坪遗址中都有发现。

  第四,钻木取火。《河图·挺辅佐》称:“伏羲禅于伯牛,钻木取火。”火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现,起着里程碑的作用,它对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及文明进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现代考古发现火的使用大大早于伏羲时代,由于古人在流传的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原有的因子,因而都附和在伏羲身上,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五,尝百草,制九针。《帝王世纪》称:“伏羲画卦,所以六气、六腑、五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天枉焉。”一般称神农尝百草,一日七十而鞭。这里又说是伏羲尝百草,以拯救万民,可谓圣人之伟大发明越多越好。

  第六,制甲历节气。《礼稽命征》称“伏羲建寅”。《周髀算经》称“伏羲作历度”。《广博物志》称伏羲“初置元日”等,当是制甲历的具体表现。又《河图开始图》称伏羲“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文应瑞,凡二十四……”是以观象授时而助耕植稼穑,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突破。历法与我们的农业生产关系极大,精确的节气不但有助于当年农业生产的安排,而且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七,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束群婚,进入一夫一妻制的时代,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古史考》说“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就是用鹿皮一分为二,各执一片为婚娶之凭证。伏羲时代是否真如记载所说,尚需作进一步的考察,但是,在这一时期的遗址中,鹿确实是先民们最常食用的动物。而且也是那个时期的妇女制作衣裳最美观之原料。

  第八,创造八卦。伏羲造八卦,世人尽知。作为《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卦的发明,是人类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它来自于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完成于肇始文明的伏羲时代。八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既影响了儒家,又影响了道家,所以《易》又有中华文化之源的说法。八卦作为一种思想,作为哲学,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不仅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整个东方,并逐步波及整个世界。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通过当传教士的朋友,在中国找到“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经过反复研究,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的运算法则,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韩国的国旗上就饰有八卦中的乾、坤、离、坎四卦的图形,可见影响之深。因而,在外国人看来,古代中国以有八卦而显得神秘莫测。八卦的产生,是伏羲人化、文化、人文化的结果。

  第九,创造书契。《补史记·三皇本纪》称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伏羲造书契,当时简单的符号,在8000年前的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就有体现,如“|”、“‖”、“个”、“十”、“T”、“O”、“V”等。在西山坪遗址出土有陶器符号的完整标本多件,如彩陶圆底钵在器内壁用红彩绘一“山”字形符号,筒形罐的器腹上部刻两道呈“=”形符号等。“这些符号皆刻在钵口沿外侧黑宽带纹上。这些都是用最简单的横道、竖道或斜线等组成,很可能是我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原始形态。如果要追溯文字源头的话,陶器符号或许就是它的源头,换句话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该是在这里。”考古发现表明伏羲造书契发明文字是可信的,而且发明地就在渭水上游地区。

  第十,立九部,设六佐。《孝经援神契》称:“伏羲画地之制,凡天下约五千三百七十,居地五十六万四千五十六里……”今天我们看到在全国相当大的范围内都流传着伏羲的故事,其地域之广,当是记录伏羲时代相关地域的具体反映。

  第十一,制礼以教化天下。《系辞》称伏羲“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说的正是制礼的过程。礼仪在中国社会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便是一件衣服也都代表着文明和礼制。《易·系辞下》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大治。”孔颖达疏曰:“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系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曰垂衣裳也。”实际上“垂衣裳”之所以成为礼制的重要表现,是因为只有在礼制的范畴内,着不同的衣裳才能凸显其身份之高低贵贱。《周易乾凿度》称伏羲“理人类而有王道”,就是司马迁所讲的礼“通王道”而“经纪人伦”。这是文明的表现,也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

  第十二,制琴瑟以作乐。《礼记》称伏羲“作琴瑟以为乐”;《孝经钩命决》称“伏羲乐名《立基》,一云《扶来》,一曰《立本》”。“琴瑟”,古为八音之一。八音者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琴瑟为丝,箫管为竹。而“立基”、“扶来”均为伏羲发明的乐名。又《拾遗记》称“灼土为埙”。埙是中国最古老的陶质乐器之一,已在大地湾遗址中得到证实,“该埙为鱼形,两面有孔,可以吹奏”。陶埙在伏羲故里的大地湾一带俗称“哇呜”,至今仍在生产和吹奏,且烧制非常简单。另外,在浙江余姚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埙,“呈卵形,有吹孔,无音孔”。在距今5900年前的大地湾三期文化层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陶鼓,与埙共为中国乐器之最。乐与礼配伍,是为礼乐制度的主要构成,与我们这个文明社会同步而行。从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出土的陶埙,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以及距今5000多年前的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绘有舞蹈图案的彩陶盆等,充分表明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懂得使用乐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伏羲制礼作乐,正是他开创文明时代的杰出贡献。

  上述十二项重大发明,其本身就说明伏羲是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文化的杰出代表和社会认可的非人格化或者说有着超人能力的共同始祖。伏羲之所以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伟大的发明与创造。由此而形成的伏羲文化,以其独具的进取力与先驱性,构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智力资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本站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天水在线-让世界了解甘肃天水

天水在线-今日天水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