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汉武帝为什么灭卫青九族 汉武帝为什么比刘邦出名

历史 08-06

  东北方向,击溃卫满朝鲜,设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其中乐浪郡治所设在今朝鲜首都平壤。

  综上所述,开疆拓土方面,汉武帝要胜于刘邦一筹。当然,对于刘邦来说年龄是限制他发挥的重要因素,他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再去做这些事情。

  要知道,刘邦称帝时已经55岁,再过七年去世,而在这七年中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一直忙于平定异姓诸侯的叛乱。反观汉武帝16岁继位,在位54年,完全可以利用充裕的时间,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二、对待匈奴

  自先秦以来,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刘邦经白登之战后,便结束了与匈奴的武力对抗,选用“和亲”方式换取边境安宁。但是,和亲带有明显屈辱色彩,所以也饱受后人诟病。

  汉武帝继位的两年之后,也就是前139年,便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国,共击匈奴。前133年的马邑之谋正式拉开汉匈战争的序幕。此后,从前129年开始,汉武帝便开始高密度、大规模地进攻匈奴。

  前119年,随着漠北之战的结束,汉匈奴战争暂告一段落。前100年,发生苏武被匈奴扣押事件,汉武帝又开始发动对匈战争,并持续到公元前90年。此时距离汉武帝去世,只剩下三年时间。可以说,汉武帝为匈奴战争,穷尽一生。

  汉武帝持续数十年的对匈战争,迫使匈奴将王庭移居漠北草原深处,基本解除了边境安全威胁,同也为汉宣帝彻底征服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也彰显了大汉国威,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

  不能忽略的事实是,战争加重了百姓负担,引起了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激化了社会矛盾,对汉朝的统治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但是后人在某种情绪的渲染与烘烤下,感觉汉武帝的做法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豪气干云,所以醉享这种精神的同时,自然会对汉武帝钦佩不已,千古一帝,舍他其谁。

  三、思想

  刘邦出身不高,没什么文化,不喜欢繁文缛节那一套,他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治国也一样。大臣陆贾则直言不讳地纠正刘邦,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刘邦有所领悟,这才认识到一套思想鲜明、措施完整的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性。

  后来,刘邦命叔孙通制定了相对简单的礼仪,规范了大臣们的言行,同时也确立了以道家黄老为主,儒家为辅的治国方针。

  可能有人认为刘邦缺乏治国韬略,其实他是务实。经秦末战乱,百废待举,民不聊生,汉朝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给予百姓宽广的空间,经济生产方面不受政府过多的干预。

  汉武帝继位后,马上就要摒弃黄老,独尊儒术。因为黄老无为之治,最初符合汉朝国情,后为滋长奢靡腐化的温床,不利于中央集权,而儒家正好与黄老相反。

  经大刀阔斧的改革,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并与法家杂糅,成为汉武帝实现中央集权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不止为汉武帝服务,而且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

  因此,汉武帝也成为历代封建帝王中的“标杆”,他所创导的集权思想为奉为圭臬,受他们的摩拜,被后人称道。

  四、内政

  刘邦称帝后,汉朝是一个郡县与诸侯国并存的状态。接下来,刘邦在有生之年将异姓诸侯拨除,让兄弟子侄们代替,形成了一个刘姓宗室拱卫中央政权的局面。

  随行时间的推移,这些刘姓诸侯都壮大了实力,并显露出抗衡中央的趋向。汉文帝时期,冲突直接爆发,先后发生了济北王刘兴居及淮南王刘长的叛乱。汉景帝时期,吴楚等七国联合向中央政权发起挑战。

  汉武帝继位后,意识到“刘姓诸侯”之患迫在眉睫,因此他才用“推恩令”的方式,逐渐瓦解了地方对抗中央的隐患,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而现实这一切的指导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包装之下的“王霸政治”。

  或许有人认为,刘邦分封宗室,等于给后继者埋了一堆地雷,其实对于汉初形势来说,他们是拱卫中央的盾牌。凡事有利有弊,而利与弊也能从一个极端跨入另一个极端,从而互换了位置。所以,到了西汉末年,宗室衰微,王莽篡汉就容易多了。

  结语:

  如果把汉朝比作一个公司,那么刘邦就是这个公司的开创者,他只是构建出了这个公司的基本框架,保证了它的基础的运营。这个公司的规模不大,既没有取得上市,也没有走向国际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本站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天水在线-让世界了解甘肃天水

天水在线-今日天水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